从原始佛教的石窟寺到中国佛教的殿塔院布局看佛教寺院建筑的中国化转变

【摘要】 本文通过对原始佛教石窟寺的布局及建筑特点相关历史遗迹的阐述,分析中国佛教寺庙殿塔院格局的形成与特点,分析佛教寺院建筑中国化转变的过程,及通过笔者十多年的规划设计研究和实践,传承创新东方建筑美学设计的探索,展望寺庙建筑中国化的未来及趋势。

 

【关键词】石窟寺;佛教建筑;殿塔院;佛教中国化; 

 

 

一、原始佛教石窟寺布局与建筑特点 

1.1 佛陀住世时期的寺院 

佛教建筑有许多种类,石窟是其中最古的形式之一,在印度称为“石窟寺”。石窟本是佛教僧侣的住处,佛在世时就已经存在了 

 

1.1.1寺院布局:围绕经堂展开的生活区 

石窟寺通常是是开凿岩窟成一长方形,在入口的地方有门窗。石窟中间是僧侣集会的地方,两边是住房。后来发展成为两种形式:一种叫做“礼拜窟”,一种叫做“禅窟”。 

礼拜窟雕造佛像,供人瞻仰礼拜;禅窟主要是供比丘修禅居住的。礼拜窟有作前后两室的,也有单独一室的。其入口处有门,上面开窗采光。其平面有马蹄形的、有方形的。内部装饰有在石壁上雕凿佛像,也有在中心石柱雕造佛龛、佛塔,也有在石窟四周作壁画的。印度现存的佛教石窟以公元前一、二世纪至公元五世纪时所造的阿旃陀石窟重为最著名。其建筑、雕刻和壁画都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据佛经记载,释迦牟尼佛成道后,在古印度各地奔波弘扬教理教义追随他弘法的弟子常有数百人。最初没有固定休息的居所,白天在山边、树下学习修道,晚上在残垣断壁破屋里休息 

印度炎热的雨季潮湿闷热,僧人们平常多半散居于各地,雨季一到万物生长,蛇蚁虫鱼四处爬行,便各自寻找安居场所等雨季过,大家又回到树林去。 

随着佛陀的弘法团人数越来越多之后,上千弟子再过着居无定所的日子,就给生活和修行带来诸多管理上的问题,就需要稳定的安身办道场所于是就有功德主捐建的竹林精舍和祇园精舍这就形成了佛陀住世时期最早的寺院 

 

案例:佛教第一座寺院竹林精舍   

竹林精舍是佛教史上第一座供佛教徒专用的建筑物,它也是后来佛教寺院的前身,计分十六大院,每院六十房,更有五百楼阁,七十二讲堂,是佛祖宣扬佛法的重要场所之一。 

据《大唐西域记》卷九载,有一大长者迦兰陀,时称豪贵,以大竹园布诸外道。见到释迦牟尼佛后,深起信心,乃将外道逐出,在竹园中建立精舍,请佛居住。 

精舍在王舍城北门一里余,用石头砌成,门向东开。佛陀在世时,经常在此居住,说过的经典包括《持世经》、《佛说光明童子因缘经》、《佛说转有经》、《佛说般舟三昧经》、《持人菩萨经》、《私呵昧经》、《佛说大方等修多罗王经》等。 

佛寂灭后,弟子在此塑造了与佛真身一样大小的佛像。精舍东面有佛舍利塔。佛涅槃后,未生怨王分得舍利,持归后式遵崇建,而修供养。阿育王时,为舍利起塔,供养于内。附近还有迦兰陀池塘。 

 

1.1.2 建筑特点:石窟与殿堂结合的石窟寺 

 

1.2 以原始佛教石窟寺布局所做的创作实践 

   案例:嵩山圣竹林寺 

 

 

圣竹林寺位于河南省嵩山,规划用地面积:81.4公顷,建筑设计面积:288505平方米,据现有文字描述,竹林寺是嵩山最著名的寺院之一,也是达摩传法道场之一,人称“圣竹林寺”。规划范围内地形为山地,东西边落差较大,东西边最高落差达到近52米, 南北边落差约为57米。建筑建造没有经过规划,建筑密度低,人口稀少。居民基础设施配套条件不完善或根本没有,生活质量水平较低,场地内道路交通不成体系。 

 

案例:云南鸡足山迦叶殿 

 

项目位于云南省鸡足山位于大理白族自治州东部宾川县境内,佛教五大名山之一的鸡足山,规划用地面积:30亩,建筑设计面积:6539平方米,是享誉东南亚圣地佛教圣地。迦叶殿背枕鸡足山,前瞰大山谷,悬崖峭壁,居高临下,至今不通车,所有物料全靠人扛马驮,总体规划充分利用山形地势,保留并提升现状建筑,增设新钟鼓楼、山门殿;一树一石的旁边是禅修中心,与悬崖边设置早观日出夜观天相的闭关中心和熏习中心,一树一石,一花一木,一日一月,一山一水,皆体现着禅的简洁意境。 

 

二、佛教寺院中国化“殿塔院”布局和建筑的起始、形成与发展 

佛教传中国的时间并不明确,通常将东汉明帝设白马寺为始,传入中国之后,不断地和中国文相融合,对中国哲学、文学和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千百年来,佛教寺院早已完成中国化并与中国传统文化完美的融合成一体,寺庙建筑的布局,反应了中国哲学、美学观念的变迁以及和与其他文明的融合,是一部园林艺术史。如今中国的唐宋古代建筑遗存以石窟、寺庙和园林建筑为主,分布在山西、陕西和甘肃等北方地区。 

佛教寺庙由传入中国最早的石窟寺逐渐转化为中国化的殿塔院格局,经历了鲜明的历史和地域特征。 

 

从公元四世纪到八世纪之间,印度佛教的建筑艺术向东传播,我国西北,如新疆的库车、甘肃的敦煌、山西的云岗、河南的龙门、河北的南、北响堂山等地现存的古代石窟,就是首先吸取了印度石窟造型艺术而建造的。敦煌石窟是我国现存比较完整的石窟群之一,它自北魏历隋唐五代宋元至清一千多年,共计开凿一千多窟 

北魏洞窟形式都是摹仿印度石窟的制度,前面入窟地方有一个“人”字形披间,是便于礼佛跪拜的前庭,窟的后半部有一个龛柱(中心柱),是为礼拜时遵照印度习惯回旋巡礼用的。隋唐洞窟大约有两种:一是沿用北魏的龛柱形式;一是中央平广而三面有笼壁的形式。后来建造增多,为省工起见,把龛柱改成须弥座和屏风,别创一种洞窟的形式。 

中国的石窟起初是仿印度石窟的制度开凿的,多建在中国北方的黄河流域。从北魏(386—534)至隋(581—618)唐(618—907),是凿窟的鼎盛时期,尤其是在唐朝时期修筑了许多大石窟,唐代以后逐渐减少。中国开凿石窟始于3世纪,盛于5~8世纪,可分为新疆、中原北方和南方三大地区。 

形制除佛殿、僧房两大类外,又增窟内立中心塔柱或佛像的塔庙窟。敦煌石窟、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是中国石窟寺的三大代表,属于世界上最优秀的石窟。 

2.1 魏晋隋唐——开启寺院中国化的起始与萌芽 

隋唐是中国佛教发展的重要时期,当时统治阶级和民众都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到佛寺、塔、石窟的建造中来。隋唐是佛教中国化的萌芽期,出现了天台宗、法相宗、华严宗、净土宗、禅宗、密宗灯宗派,因此佛教建筑的数量也很多。隋唐以前的佛寺,一般在寺前或者宅院中心造塔,隋唐以后,造巨型佛像成风,佛殿普遍代替佛塔。 

2.1.1 沿着丝绸之路佛教东传入中国的桥头堡新疆克孜尔千佛洞 

克孜尔石窟又称克孜尔千佛洞,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拜城县克孜尔乡东南8公里处的渭干河河谷北岸,始建于公元3世纪,是中国历史上开凿最早的佛教石窟。在古代,今拜城县地处古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冲,曾经是西域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佛教从印度先传入新疆,形成“西域佛教”后,再传入中原。石窟群始凿于公元3世纪后期, 于8世纪后期逐渐衰落。石窟群分谷西区、谷内区、谷东区和后山区, 绵延3公里。包括建筑、雕塑和壁画。壁画所反映的内容十分广泛,除了取材于宗教的内容外,还有许多表现耕种、狩猎、商旅、音乐舞蹈和民族风貌的内容,例如克孜尔千佛洞中的“牛耕图”,“锄耕图”。不仅反映了当时古国的风俗人情,也记录了佛教文化的传播过程。克孜尔石窟壁画,既有汉文化的影响,也有对外来文化的吸收,是中原文化接纳西域文化的第一站。 

 

2.1.2 佛像壁画与寺院建筑由西域风格到汉化的转变从甘肃敦煌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到重庆大足石刻 

途径秦汉古道、丝绸之路、北魏古道架通了东西方佛教文化交流的桥梁。甘肃敦煌石窟包括莫高窟、西千佛洞和榆林窟。其中莫高窟俗称千佛洞,是敦煌石窟的代表。莫高窟位于敦煌市东南25公里处、鸣沙山东麓的断崖上,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和历史文化宝库。洞窟始凿于前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先后经历了中国历史上的十六国、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和西夏等十几个朝代1000余年的创建、发展和衰落历史。石窟早期的发展继承了西域佛教雕塑的特点,沿袭犍陀罗艺术的某些风格,结合中原文化,成为中国化石窟雕塑的重要起点,是佛教雕塑中国化和民族化发展过程中的一座丰碑。 

北魏迁都洛阳,但是没有放弃崇佛的传统。龙门石窟始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公元494年)前后,历经东西魏、北齐、北周,到隋唐乃至宋等朝代又连续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之久。密布于伊水东西两山的峭壁上,南北长达1公里,共有97000余尊佛像,1300多个石窟。现存窟龛2345个,题记和碑刻3600余品,佛塔50余座,造像10万余尊。北魏孝文帝的“全盘汉化”也体现在了佛教造像上,造像摈弃了游牧民族粗放豪迈的特征,极力追求汉民族细致优雅的风格。龙门石窟见证了佛教中原化的全过程。 

重庆大足石刻位于四川省重庆市,以大足县、潼南县、铜梁县、壁山县为范围,在此地可赏到代表中国唐、宋时期的石刻造像艺术。大足石刻群有石刻造像70多处,总计10万多躯,其中以宝顶山和北山摩崖石刻最为著名,其以佛教造像为主,儒、道教造像并陈,是中国晚期石窟造像艺术的典范,规模之宏大,艺术之精湛,内容之丰富,可与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齐名。晚唐时期的作品,人物造型端庄丰满、气质浑厚、衣饰简朴、线条流畅。五代时期的作品,玲珑精巧、多彩多姿,衣着服饰由简到繁,逐渐摆脱了外来文化影响,具有石刻造像过渡期的特征。两宋时期的作品,民族特色已十分突出。 

 

2.1.3 盛唐遗迹与海东盛国的荣光从陕西西安大雁塔到黑龙江宁安渤海国石灯幢 

大雁塔位于唐长安城晋昌坊(今陕西省西安市南)的大慈恩寺内,又名“慈恩寺塔”。唐永徽三年(652年),玄奘为保存由天竺经丝绸之路带回长安的经卷佛像主持修建了大雁塔,最初五层,后加盖至九层,再后层数和高度又有数次变更,最后固定为所看到的七层塔身,通高64.517米,底层边长25.5米。 

大雁塔作为现存最早、规模最大的唐代四方楼阁式砖塔,是佛塔这种古印度佛寺的建筑形式随佛教传入中原地区,并融入华夏文化的典型物证,是凝聚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结晶的标志性建筑。大雁塔最初仿西域窣堵坡形制,砖面土心,不可攀登,每层皆存舍利,由玄奘法师亲自主持修建。而后经历代改建、修缮,逐渐由原西域窣堵坡形制逐渐演变成具有中原建筑特点的砖仿木结构,成为可登临的楼阁式塔。这一过程生动地体现了古印度佛教建筑艺术传入中国并逐渐的中国化的过程。大雁塔是唐长安城保留至今的标志之一。其所存石碑“大唐三藏圣教序”和“大唐三藏圣教序记”进一步佐证了大雁塔与丝绸之路佛教传播的历史。 

古寺中的石灯幢,其称为石灯、石塔、石香炉、石灯笼等。此塔幢是唐代古渤海国时期保存下来的唯一完整的著名佛教石雕艺术品。原高为六点四米,后因原刹损坏,现高六米(一说十六米,如百度资料等均称为十六米,疑为误判--安东老王注),是用十二块经过雕凿的玄武岩雕琢迭筑而成。全幢雕刻细致。由塔刹、相轮、塔盖、塔室、莲花托、中柱石、莲花座和底座等部分组成。塔盖形似亭榭,八角攒尖,雕刻盖脊和瓦垅。塔室镂空,亦为八面体,与塔盖相接处雕刻斗栱,具有我国木构特点。渤海盛行佛教,而石灯塔是典型的佛教石雕艺术作品,是渤海具有代表性的石雕珍品,也是渤海文化接受中原文化影响的实物例证。 

 

2.2 两宋辽金——中国化“殿塔院”格局的正式形成 

2.2.1 两宋辽金——开启佛教寺院中国化的黄金时代从河北正定隆兴寺到辽宁义县奉国寺 

隆兴寺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城东门里街,占地面积五万平方米,是我国现存时代较早、规模较大、保存较完整的一座佛教寺庙建筑群。隆兴寺始建于隋开皇六年(586年),当时叫“龙藏寺”。宋初更名为“龙兴寺”,宋太祖赵匡胤于开宝四年敕命在寺庙铸造铜菩萨像,进行扩建,此后在元明清各代都进行了扩建,但都保持了宋代的布局和风格。清康熙年间定名为“隆兴寺”。隆兴寺整个寺院处理两座碑亭以外,几乎全是宋代建筑物,是我目前仅存的宋代建筑范例之一。 

奉国寺位于中国辽宁省锦州市义县,始建于辽开泰九年(1020年),初名咸熙寺,后易名奉国寺。奉国寺占地面积约6万平方米。辽金元时期是奉国寺的鼎盛时期,到明清时期仅存大雄宝殿,清代续建六角钟亭、四角碑亭、无量殿、牌坊、小山门和西宫禅院。奉国寺是中国国内现存辽代三大寺院之一,其标志性古建筑——大雄殿是古代遗存最大的佛殿,殿内有世界上最古老、最大的泥塑彩色佛像群。 奉国寺内主体建筑大雄殿及寺院整体,上乘唐代遗风,下启辽、金等寺院布局,是辽金寺院中最具典型的例证。其中,大雄殿是辽代佛教建筑的最高成就,代表了十一世纪中国建筑的最高水平。 

 

2.2.2辽金与两宋佛教寺院建筑的交融

从山西朔州崇福寺到应县木塔

崇福寺位于山西朔州市朔城区旧城内东街北侧,是一处规模宏敞,殿阁群居的古寺庙。占地面积23400多平方米,创建于唐代麟德二年(公元665年),由唐代大将军、朔州人、鄂国公尉迟敬德奉旨建造。辽代时改为官署;到了十世纪末,传言寺内有灵火显现,扰乱主人,于是又被归还为僧寺,更名林衙寺;金代时又改名为崇福禅寺,后历元、明、清几代,都曾经有过修建。崇佛寺以金代建筑、雕塑、壁画三绝闻名于世。

应县木塔即释迦塔,全称佛宫寺释迦塔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应县城西北佛宫寺内,是中国现存最高最古且唯一一座木构塔式建筑,与意大利比萨斜塔、巴黎埃菲尔铁塔并称“世界三大奇塔”。 释迦塔塔高67.31米,底层直径30.27米,呈平面八角形。应县木塔的设计,大胆继承了汉、唐以来富有民族特点的重楼形式,充分利用传统建筑技巧,广泛采用斗拱结构,全塔共用斗拱54种,每个斗拱都有一定的组合形式,有的将梁、坊、柱结成一个整体,每层都形成了一个八边形中空结构层。设计科学严密,构造完美,巧夺天工,是一座既有民族风格、民族特点,又符合宗教要求的建筑,在中国古代建筑艺术中可以说达到了最高水平。

从山西五台县佛光寺

佛光寺大殿位于山西省五台县南台豆村东北约5千米的佛兴山山腰,始建于北魏孝文帝时期,唐代会昌灭法时曾被毁,唐大中十一年(857)又因唐宣宗提倡佛教而重建,至今已有1000余年的历史,被列为佛教十大名寺之一。现存的唐代木构大殿,集塑像、壁画、墨迹、建筑于一体,是中国目前发现的第二早的木结构建筑之一(仅次于五台县的南禅寺大殿),被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称为“第一国宝”。

 

2.3 明清民国——佛教寺院中国化布局的发展与成熟

2.3.1 明清两代:南北交流、汉藏融合

从南京金陵大报恩寺到北京智化寺

南京大报恩寺是明代皇家寺庙建筑的杰出代表,位于南京城南的东长干里,大报恩寺琉璃塔始建于明永乐年间,是明成祖朱棣为了纪念其生父母,按照皇家宫殿标准建造。除了要“报父母恩”以外,朱棣建造此塔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南京是帝国对外的重要窗口,他想通过这座代表善意的宝塔,告诉全世界,大明始终坚持“天下共享太平之福”的理念,琉璃塔无疑就承担了对外传递友好的“名片”。1655年,随着荷兰东印度公司使团的到访,大报恩寺琉璃塔开始风靡欧洲,东印度公司随团画师约翰·纽霍夫绘制了多幅琉璃塔画作,后以铜版画和游记的形式在欧洲出版,迅速掀起一轮轮“宝塔热”,成为中国文化符号,流行了数百年。

智化寺位于北京东城区禄米仓东口路北。明初司礼监太监王振于正统八年(1443年)仿唐宋“伽蓝七堂”规制而建,初为家庙,后赐名“报恩智化寺”。 寺内主要建筑物的屋瓦用黑色琉漓脊兽铺砌,虽经历代多次修葺,梁架、斗拱、彩画等仍保持明代早期特徵。智化寺坐北朝南,其排列布局具有明代特点,建筑风格则保留宋代向明清过渡的明显特征,并开清代建筑风格先河。

从布达拉宫到雍和宫

与明代的佛教寺庙相比,清朝的佛教寺庙具有它自己的特点在这一点上表现的更加的显著。清代佛教建筑大多源于西藏地区,而最最著名的例子当属布达拉宫了。

布达拉宫在西藏拉萨西北的玛布日山上,是著名的宫堡式建筑群,藏族古建筑艺术的精华。布达拉宫始建于公元7世纪,是藏王松赞干布为远嫁西藏的唐朝文成公主而建。在拉萨海拔3,700多米的红山上建造了999间房屋的宫宇——布达拉宫。宫堡依山而建,现占地4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布达拉宫是历世达赖喇嘛的冬宫,也是过去西藏地方统治者政教合一的统治中心,从五世达赖喇嘛起,重大的宗教、政治仪式均在此举行,同时又是供奉历世达赖喇嘛灵塔的地方。布达拉宫依山垒砌,群楼重迭,殿宇嵯峨,气势雄伟,有横空出世,气贯苍穹之势,坚实墩厚的花岗石墙体,松茸平展的白玛草墙领,金碧辉煌的金顶,具有强烈装饰效果的巨大鎏金宝瓶、幢和经幡,交相映辉,红、白、黄三种色彩的鲜明对比,分部合筑、层层套接的建筑型体,都体现了藏族古建筑迷人的特色。布达拉宫是藏式建筑的杰出代表,也是中华民族古建筑的精华之作。

雍和宫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内城的东北角即雍和宫大街路东,是北京市内最大的藏传佛教寺院。雍和宫的建筑,由南向北依次是天王殿、雍和宫大殿、永佑殿、法轮殿、万福阁等五进大殿,其中以法轮殿和万福阁最为辉煌。两侧有鼓楼、钟楼、碑亭、讲经殿、密宗殿、药王殿、西殿、戒台楼、班禅楼等建筑,相互对称,形成一座布局完整、具有融汉、满、蒙、藏建筑特色于一体的喇嘛教寺院。

 

2.3.2 民国三虚:虚云法师、倓虚法师、太虚法师对中国佛教寺院建筑现代化的改革和影响

倓虚法师与东北佛教佛学教育型寺院的格局与建筑哈尔滨佛学院

哈尔滨佛学院原名极乐寺佛学院,由哈尔滨极乐寺开山祖师倓虚长老于1924年亲手创建,与极乐寺同年。因历史等原因于1945年停办,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于1990年复办。2002年,静波法师任极乐寺住持并兼任学院院长,领导佛学院高举爱国爱教旗帜,整章建制、秉教弘法、倾心育才,佛学院民望日重,得到国家与教界认可。2015年8月,国家宗教事务局正式批准,将极乐寺佛学院更名为哈尔滨佛学院。至此,这座东北地区唯一一所经国家批准的佛学院生机盎然,在教界人士心目中,她与极乐寺一样,拥有深厚悠远的百年历史与百年影响力。哈尔滨佛学院培养众多佛教合格的应急实用人才,利国利民。

 

虚云法师与茅棚的实修禅修理念对寺院布局和建筑的影响云南鸡足山与广东南华寺

鸡足山作为佛陀十大弟子之一、被佛陀赞为头陀第一、上行第一,也是禅宗第一代祖师摩诃迦叶尊者的守衣入定地,今日被天下佛教徒广为推崇,虚云禅师功不可没。虚云禅师(1840-1959),湖南湘乡人,俗姓萧,名古岩,字德清,六十岁后改字幻游,号虚云,是近代“一身而系五宗法脉”之禅宗大德。虚云禅师在鸡足山兴建的寺庙,被光绪皇帝赐名“祝圣护国禅寺”,梁启超、孙文等人也先后为该寺题字。虚云禅师曾成功说服前来毁庙的云南协统李根源,拾起成为佛教的得力护法。并按照《百丈清规》,在祝圣寺实行十方选贤丛林制,竭力革除陈规陋习,建立严格的僧团制度,吸引四方僧众信徒,中兴鸡足山摩诃迦叶道场。他在鸡足山总共呆了15年,是近代对鸡足山贡献最大的一位高僧大德。

南华寺坐落于广东省韶关市曲江区马坝镇东南7公里的曹溪之畔,距离韶关市区南约24公里,人称“东粤第一宝刹”。 南华寺是中国佛教名寺之一,中国佛教禅宗著名寺院,是禅宗六祖惠能宏扬“南宗禅法”的发源地。南华寺始建于南北朝梁武帝天监元年(公元502年)。天监三年,寺庙建成,梁武帝赐“宝林寺”名。后又先后更名为“中兴寺”、“法泉寺”、至宋开宝元年(公元968年),宋太祖敕赐“南华禅寺”,寺名乃沿袭至今。因禅宗六祖在此弘法,也称六祖道场。 南华寺建筑面积一万二千多平方米,由曹溪门、放生池、宝林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阁、灵照塔、六祖殿等建筑群组成。建筑除灵照塔、六祖殿外,都是1934年后虚云和尚募化重修的。六祖惠能在这里创立了禅宗,是佛教禅宗的祖庭。禅宗是中国的独创,是典型的中国化佛教。印度佛教只有禅学,没有禅宗。

 

太虚法师对佛教仪轨的现代化改革对寺院布局与建筑的影响厦门南普陀寺

南普陀寺位于福建省厦门市东南五老峰下,毗邻厦门大学,面临碧澄海港,该寺占地面积25.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1270万平方米。始建于唐朝末年,称为泗洲寺,宋治平年间改名为普照寺,明朝初年,寺院荒芜,直到清朝康熙年间才得到重建。因其供奉观世音菩萨,与浙江普陀山观音道场类似,又在普陀山以南而得名“南普陀寺”,为闽南佛教胜地之一。

南普随寺中轴线上主要建筑有天王殿、大雄宝殿、大悲殿、藏经阁等。两旁有钟鼓楼、禅堂、客堂、库房,另有闽南佛学院,佛教养正院,寺前有放生池,寺后近年新建“太虚大师纪念塔”。整座寺院气势宏伟,错落有序。

太虚法师是我国民国时期著名高僧,他率先提出了佛教教理革命、教制革命、教产革命,创立以人生佛教为核心的现代佛教理论,组织佛教改进运动,推动中国佛教的现代发展,并将中国现代佛教理论推向世界。他积极提倡人生佛教,并积极向海外推行的人生佛教理念。

 

三、“一带一路”全球化背景下佛教寺庙设计的实践与输出

3.1 分时期风格的创作实践

3.1.1 唐代风格:山西五台山东台望海禅寺

 

项目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境内五台山,隶属忻州市五台县,西南距省会太原市230公里。本工程是望海寺总体规划设计工程,设计地点位于五台山东台王海峰顶。用地范围:建设用地面积67892㎡,规划地为不规则形状,建筑主体依山而建。

 

3.1.2 唐代渤海国风格:黑龙江宁安渤海禅寺

2015年3月20日黑龙江省宗教局(黑宗函《2015》)7号批复同意筹备设立佛教活动场所宁安市渤海禅寺。寺院选址于宁安县城西牡丹江畔,鸡鸣山下。大石桥文物保护区西侧,规划用地面积:5.0541公顷(75.6亩)总规划用地面积:20.01公顷(300.2亩)。

 

3.1.3 宋代风格:广东龙门佛宇山寺

 

本项目位于广东省中南部东江之滨惠州龙门县,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中低山丘陵地貌,依山靠水,北临S2省道。本项目规划总用地面积约为 130亩,总建筑面积约为 28089平方米,南北最大宽度为 260 米,东西最大长度为 600 米。规划依山形地势设计,坐东朝西(西偏北31°),殿堂轴线以山门殿为起点,布局依次为天王殿、观音殿、大雄宝殿、法堂(藏经楼)及舍利塔。

 

3.1.4 金代风格:哈尔滨阿城区金陵寺

 

 

 

金灵寺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金龙山镇金龙山脚;距哈尔滨市区直线距离72公里,距阿城区中心区域直线距离30公里,寺院规划占地面积158.85亩。大雄宝殿容纳约800-1000人,禅堂容纳500~1000人。做一个大空间的多功能厅用于承办大型佛教论坛、作为黑龙江省承办全国佛教盛事的建筑(会议中心)(面积1500~2000㎡)。

 

3.1.5 明代风格:福建福鼎栖林寺

 

栖林寺位于福建省福鼎市西郊2.5公里的鳌峰山下,始建于后晋天福三年(938),宋、元、明、清各代均有维修,现存法堂、天王殿、大雄宝殿,占地面积750平方米。

 

3.2 分地域风格的创作实践

 

3.2.1 从长江流域到喜马拉雅山

案例:湖北宜昌古佛寺

 

本项目位于湖北宜昌,规划用地面积:2800平方米,建筑设计面积:8032平方米。古佛寺地块是中山路步行街和四新路的放射相交的交点地区,地块朝向为坐东朝西,地形为东高西低,呈长方形,东西向长边为70米,南北向短边为40米。

 

案例:湖北武穴伽蓝寺

伽蓝寺坐落于中国湖北省武穴临江区域,规划用地面积:38平方米,建筑设计面积:48平方米,史上最小寺院——伽蓝寺。包含两个殿堂一寮一院,就地取材,以普通砖石为主,采用青砖楼台,坊殿合一的建筑样式,建筑立面有足够采光和通风,提高建筑能效。

 

 

案例:上海青浦明因寺

 

上海青浦区明因寺总体规划,位于青浦区。用地范围:总规划用地面积:33333㎡,一期建设用地面积6663㎡,规划地为矩形,建筑主体与田园相结合,场地内植物茂密。依据甲方风格定位的要求,本方案以宋代宫殿式的建筑风格为基础,以现代寺院多功能需求为原则,学习鉴戒其他历史资料、现有宋代建筑文献、现代寺院案例,形成融合古典元素,设计成古今结合宋风殿堂式寺院建筑。通过底层基座、大雄宝殿为主的宫殿群、错落有致的楼台布局、建筑群中轴对称等要素来突出宫殿建筑的雄伟壮丽的外形、四平八稳的特征。设计使用大殿,偏殿等设计元素来提升建筑外观等级和空间使用的合理布局。建筑色彩以红色和灰色为主,局部辅以绿色装饰,整体恢宏大气。整体建筑风格直接反映“佛教振兴”性质的文化符号,明因寺也将是佛教文化“重振兴”的最典型代表。

 

案例:甘孜石渠格孟寺

 

格蒙寺位于四川省,海拔约4100米,属高原气候,气温低,冬季长,无霜期短,降水较少,旱雨季分明,光照强度大,日照丰富。规划用地面积:900亩(0.6k㎡)  总建筑面积:65622平方米,背刺项目规划范围900亩(0.6平方公里)设计结合自然:高原气候,后山、前河湿地和自然能源;设计结合传统:藏传佛教和宁玛派特色,传统寒地建筑技术和藏族传统习俗;设计融合创新:绿色建筑技术,建筑声光环境和智慧寺院。

 

3.2.2 从中国北京到泰国曼谷

案例:北京达园寺

 

达园寺位于北京市丰台区花乡于家胡同,据考证为清代建筑,1999年丰台区政府将其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规划用地面积:12.3亩,建筑设计面积:9957平方米。达园寺有着悠久的文化,根据其历史文化及现状特点,我们提出了“圆融通达,金都金殿”的设计理念。在保留原有建筑的基础上进行扩建,新建筑的风格与原有建筑保持统一,融为一体。

 

案例:泰国文化中心

 

 

泰国文化中心位于曼谷的城市中心区位。 规划面积为29005平方米。设计任务包括超级剧院 4800平方米;黑匣子剧院5000平方米;3D/4D主题影院 200平方米;会议室和会客室 800平方米;文化信息中心和电子图书馆 650平方米;公共餐厅和食堂1100平方米;纪念品商店、小卖部和便利店700平方米;文化中心管理处500平方米;讲习班 5000平方米。设计实践工作围绕自然与人文展开,对项目地的历史脉络、地域文化、场地特征和气候、水文等方面的综合分析。泰国的文化艺术是久远的、丰富的、多层次的,在建筑体以及建筑空间中的文化元素表达,需要深入研究泰国的历史,人文和艺术,从中寻找适合的设计元素,提炼出文化艺术设计概念。

 

3.2.3 从亚洲到美洲

案例:尼泊尔蓝毗尼圣园北区总体规划

 

 

尼泊尔蓝毗尼圣园(北区),规划面积12271亩,长5000米,宽1636米。尼泊尔是佛陀的诞辰地,有着历史最为悠久的佛教文化沉淀,在世界佛教徒心中乃至全球文化领域有着特殊的地位。蓝毗尼圣园供全世界佛教徒进行朝圣宗教活动、佛教文化展览、佛学研究、佛教经典整理、佛教人才培养、佛教徒学习佛法修身养性的现代佛教文化圣地。

 

案例:美国纽约白原卓格寺

 

3.3 分语系风格的创作实践

3.3.1 藏传宁玛派风格:尼泊尔大乘白玉华严寺

案例:尼泊尔大乘白玉华严寺

 

尼泊尔白玉华严寺位于位于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谷地,巴格马提河和比兴马提河的汇口处,规划用地面积:3.5亩,建筑设计面积:3479平方米,白玉大乘华严寺地处山脉阴面,设计地块存在6米左右的竖向高差。

 

3.3.2 汉蒙藏融合风格:呼伦贝尔广吉寺

 

广吉寺项目位于内蒙古呼伦贝尔陈巴尔虎旗巴彦库仁 镇城市北侧核心区域,基地西侧为未开发的城市广场和综合发展用地,北侧临近草原。规划用地面积:84.6亩建筑设计面积14315平方米,广吉寺现有山门殿,大雄宝殿、护法殿和部分僧舍。拟保留现状建筑条件较好的大雄宝殿、山门殿和围墙,进行翻修、彩绘,融合于寺院整体建筑群之中。

 

 

 

 

结论

一、未来佛教寺庙建筑中国化则是中国古典审美和现代科技的传承融合创新,引领世界潮流。

随着中国高科技和工程技术的进步和应用,中国化的寺院和佛教建筑将结合结构、材料、施工技术的工程技术进步结合互联网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的数字技术进步寺院建筑新形式佛学与科学的互动中,工程与艺术相结合,现代材料与传统审美相结合,寺院建筑未来的中国化则是科技化、智能化、节能化和人性化发展产生更多当代中国的新寺院和佛教建筑风貌,引领全球风尚。

二、中国化的的寺院和佛教建筑已成为中华文化输出全球的新形式,成为各国对接中国经济,研究中国文化的新平台。

中国倡导“一带一路”,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受到世界各国欢迎。我国从初期的“劳动力输出”“产品输出”到如今的“资本输出”“科技输出”和“文化输出”,中国复兴举世瞩目。对接中国经济,研究中国文化,成为更多国家的自觉追求。目前为止作为将“传承东方建筑美学”为使命的德鲁安接到了泰国、尼泊尔、印度、美国和澳大利亚的寺院规划邀请,中国化的寺院和佛教建筑已成为中华文化输出全球的新形式。在东方与西方的交流中,中国化寺院形式和佛教建筑输出将成为中国文化输出的新形式和各国研究中国文化的新平台。

 

 

参考文献

1. 任继愈主编.中国佛教史[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2. 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 北京:昆仑出版社, 2006

3.  梁漱溟.梁漱溟先生论儒佛道.南宁:广西师范大学. 2004

4. 季羡林.季羡林论佛教. 北京 :华艺出版社, 2006

5. 梁启超.佛学研究十八篇. 北京: 中华书局, 1989

6. 铃木范久.宗教与日本社会.牛建科,译.北京: 中华书局, 2005

7. 王月清.中国佛教伦理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8. 刘敦桢.北平智化寺如来殿调查记.中国营造学社汇刊, 1932,3(3)

9. 梁思成,林徽因.平郊建筑杂录.中国营造学社汇刊. 1932,3(4)

10. M.C.约什.印度岩刻佛教建筑概观.杨富学译.敦煌研究.1995,(2)

 

 

 

 

 

作者简介张勋、男、北京德鲁安建筑规划设计院院长、高级工程师

 

北京德鲁安建筑规划设计院是具有国际视野、值得信赖的专业设计机构,自2009年成立以来,形成了五大优势业务板块,分别是城市设计、文旅景区、宗教建筑、禅意园林、装饰设计和剧院建筑设计。

高品质的设计在国内外荣获诸多荣誉如:

河北香河宝庆寺设计荣获2017年度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颁发的最佳建筑设计一等奖;(点击查看宝庆寺规划方案)

在2019-2020年泰国文化部组织的泰国国家文化中心设计国际竞标中,德鲁安夺得第一名,荣获泰国皇室诗琳通公主亲切接见,并完成以超级剧院为主体的建筑工程设计;(点击查看泰国文化中心规划方案)

2019年获邀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首五台山东台望海禅寺编制总体规划;(点击查看望海禅寺规划方案)

2019年获尼泊尔政府邀请为佛陀故乡蓝毗尼的圣园北区编制总体规划;(点击查看蓝毗尼圣园北区规划方案)

联系方式:138 1010 4901(微信同号)

邮箱:xzhang@deluangroup.org

QQ:914201599

请扫码关注德鲁安文旅公众号,免费领取电子版设计作品集及免费电子书。